第1945回- AI生活應用-1-計算每天吃進多少熱量
本文是由我與 ChatGPT 於 20250907 共筆完成 這陣子我開始用 ChatGPT 來紀錄每天的飲食,順便幫我估算熱量。 這一個月以來,我沒有特別增加運動量,唯一做的改變,是把每天的進食的總熱量,控制在 1800 到 2200 大卡之間。 這個方法帶來的效果非常讓我驚訝!體重下降得比想像中順利。每天盡量均衡飲食,但要不嫌麻煩、鉅細靡遺的把吃了什麼東西,重量是多少,紀錄清楚。原本是為了要監控脂肪和糖的每日攝取量,沒想到這樣子體重就開始慢慢往下掉。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一個「怪怪的 moment」 : 我覺得我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可是一整天的熱量統計出來,怎麼會比我自己「體感」的多很多? ------------------------------------------------------ 20250907 🍞 早餐:雜糧麵包 150g、水煮蛋 1 顆 60g、五穀饅頭 100g 🥗 午餐:玉米筍 + 花椰菜 120g、芝麻沙拉醬 30g、竹筍蕃薯包 140g、桂格 超纖10穀豆飯 80g 🍽 晚餐:桂格 超纖10穀豆飯 160g、豬里肌肉 60g、芹菜 40g、蓮子湯 150g 📊 當日總計 (早餐+午餐+晚餐+甜點) 熱量:2,214 kcal ----------------------------------------------------- 你看!這樣的食物種類和重量,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熱量?! 我仔細去追查 ChatGPT 是怎麼累積加的,我發現: 桂格超纖 10穀豆飯,午餐我吃 80 克,晚餐我吃 160 克。我老實跟 ChatGPT 回報了「熟飯」的重量,然後它幫我計算熱量。結果一看:午餐 285 大卡、晚餐 570 大卡,合計竟然快要 900 大卡。這跟我的「體感」不符? 於是我開始跟 ChatGPT 一起檢討。我問它:「這個數字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它回答說:「根據包裝,80 克十穀飯有 295 大卡。」 我追問:「那這個 80 克,是指乾的重量,還是熟飯的重量?」 這時候,問題才逐漸浮現──原來 ChatGPT 是用「乾重」的熱量去套在我報告的「熟飯重量」上,結果就整個高估了。 舉例來說,桂格超纖 10穀豆飯標示的是 80 克乾重 = 295 大卡,煮熟之後大概會吸水膨脹兩倍,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