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回-Maker 自造者-為什麼要在中小學玩創客

如果要找到一個為什麼要在中小學進行創客教育的理由,該以什麼學習理論為基礎呢?
我認為是MIT教授 Seymour Papert 的建造論 Construstionism
如果現在流行創客,我們用加法思維把創客活動加入課綱中,現在物聯網、機器學習帶來產業變革與大量人才需求,我們就把程式設計運算思維也加入課綱之中,這個也要加那個也要加,沒有XXX你就沒有競爭力了,除了星期六要上課、取消寒暑假之外,我們又應該把現存的什麼學科拿掉或是減量呢?除了對未來的恐懼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理由?

上一回第1165回我說到10/26去參加科學創客專題製作研習,左漢榮主任提到老師要先變成創客,才能帶著學生做創客教學活動。我自認為我尚未變成創客,正如我雖有跑步的習慣但還無法自稱為跑者一樣,那我能在學校中帶著學生玩創客嗎?


什麼是建造論?看過 Constructionism 101 - YouTube 後,簡單說,就是當一個學習者基於興趣好奇or 無用的想法 or 生活需求「主動的去建造」一個東西時,為了要做出那個東西,學習就由之而生了。

延伸閱讀:
  • 美國初等教育中建造主義實踐之初探
  • by 許惠美(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建造主義在美國初等教育的實踐,透過文獻閱覽,介紹建造主義的源起、與建構主義的關係、科技觀點、支持建造主義的電腦學習環境以及相關研究。建造主義的重要倡議者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山繆.派特教授,它承襲建構主義的學習觀點,但是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透過建造外在、可分享的人造物與知識建立個人關係。建造主義認為電腦是一項思考工具,以資訊融入方式進行教學,但電腦僅是一項過渡物體,本身無法帶來教育上的進步。支持建造主義的電腦環境包括早期的LOGO與目前的Scratch,提供學習者透過程式設計的方式,建構個人化的知識再現。建造主義的概念,在美國初等教育的重要實踐包括早期的教學軟體設計專案以及目前的遊戲設計研究。

昨天看看電影「自造世代」的中文字幕檔時,我看到關於關於創客是怎樣的一群人的描述時,腦中有閃過一些教育理論,第一個想到的是 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學,那麼在校園場域裡做創客活動,是否可以用 Learning by Making 來當作理論基礎呢?如何以此來制訂新的課程綱要呢?在 Learning by Making |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就有一個研究是用來找出可以支持創客教育的理由。

此外,在 Blog | Agency by Design 一文中,看到一個我沒看過的名詞 Maker-Centered Learning。很顯然的這是一種語詞替換, Teacher-Centered Learning,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今天先這樣子,這些學術性的東西實在很燒腦,可以說人話嗎?

暫時放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1918回-師師有法寶-4-雄-筆順練習-南一-康軒-翰林-國小國語- QR Code 大合集

第1670回-自主學習-如何印出中英對照的 TED 演講逐字稿

第1804回- Google 文件如何一次看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