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回- TPET 矽谷行-11-特許學校 Bullis charter school -1
TPET矽谷行的第六天2/7,我們來到了 Bullis charter school,一所從幼稚園到八年級的特許學校。兩個小時的參觀所帶來的教育新視野,以及後續發酵的教學思考,著實很燒腦、但也很能打破自己僵固的思維:原來也可以這樣或那樣!大觀園中似懂非懂的走馬看花是緊湊行程中的不得不然。不過劉姥姥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得多、想得多,才是真正的不虛此行!
前情提要:
一進入 Bullis 的校園,迥異於一般美國公立學校大多因應氣候變化設計成封閉式的校舍,怎麼會看起來像是921震後,重建前的組合屋學校有類似的感覺?學生的書包怎麼就這樣露天放著呢?難道加州真的從來不下雨?
很多的疑問都需要找資料解惑,我一直不知如何動筆寫這一回,昨天看原禎的臉書貼文,他的網誌文章認識美國學校獎項~以Bullis Charter School為例 - 106科教教科 - 大學塾讓我有動力開始寫。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學生的個人物品這麼隨意放置,不是很容易產生糾紛嗎?還是校方有其深意?我開始找一些資料來看看這所學校的來龍去脈:在官司帖(s老师执教的学校BCS)此文中看到創校之不易,以他們的財力又何苦呢?我猜想他們應該是走體制內改革路線,希望引領公立學校的革新。
超級感謝成大楊雅婷教授的聯繫接洽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實地走訪,還能由學校創辦人暨前任校長 Wanny Hersey 親自為我們導覽解說,真是太強大了。 請看創辦人的五分鐘訪談影片,youtube可以開自動生成的字幕並翻譯為中文來看。我們進去參訪只是看到表象,還是要聽她闡述教育理念才能明白我們眼前所看到教學活動之意涵。
我們看到創客教室及設備,我們看到STEAM教學活動,我們看到白板上的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流程圖,我們看到孩子們單獨或小組在做作品,我們看到幾個學生圍著聽老師解說某個環節... 看到了好多好多,但為什麼要做這些活動呢?背後有什麼樣的教育哲學呢?
另外我找到一個一小時的影片,Building a Maker Mindset at Your School - YouTube,請注意,重點是 Mindset 而不單是 Maker喔!請去聽聽看,校長 Wanny Hersey用 Bullis 的實例來分享她的教育理念:
前情提要:
- 第1223回- TPET 矽谷行-01-心得大綱
- 第1224回- TPET 矽谷行-02-沒有玉米濃湯的麥當勞
- 第1227回- TPET 矽谷行-03-小噗聚-01-一舉兩得的中文學習策略
- 第1229回- TPET 矽谷行-04-小噗聚-02-聖荷西國語語文學校分享
- 第1231回- TPET 矽谷行-05-美國25美分硬幣
- 第1241回- TPET 矽谷行-06-圖書館裡的創客空間
- 第1242回- TPET 矽谷行-07-尋覓美國版TPET
- 第1243回- TPET 矽谷行-08-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
- 第1244回- TPET 矽谷行-09-免費程式設計學校 42
- 第1247回- TPET 矽谷行-10-二手書店挖寶 Half Price Books
- 阿甘老師的觀點:簡單來說,特許學校就是公辦民營的學校,政府將經營公立學校的特許權發給審核通過的民間組織或個人,讓他們以創新的理念辦學,也讓學生和家長多一個選擇。(資料來源:美國特許學校崛起 ─ 紐奧良市傳統公校消失-翻轉教育)
- 時季常的觀點:特許學校,並不是公辦的學校,而是接受公費的私辦學校。特許學校是政府立法,民間組織提出辦校申請案獲准後,取得特許學校執照,是民間自己去籌款興辦,自己去經營的,政府並不參與。政府會定期依照學校的在學學生人數,以及出席率,給予保證的固定金額補助 (大約是一般公立學校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左右) 。在同時,它也必須接受這個特許狀(Charter)授與者(也就是這個必須要補助它經費的政府)的監督。(資料來源:思考者的網誌)
- 秦夢群的觀點:特許學校可以依照學生之需求制定不同課程與經營模式。其中如授課時數、課程設計、教師工作、與薪資規定等,與一般傳統學區中小學在制度上有相當程度的差別。特許學校試圖在既有傳統框架中,鬆綁僵化的教育體制,以創建多元的學習組織。然而,也由於制度彈性之追求,特許學校之運作與經營成效,往往成為正反雙方的爭議焦點。(資料來源:美國特許學校經營與成效之研究)
一進入 Bullis 的校園,迥異於一般美國公立學校大多因應氣候變化設計成封閉式的校舍,怎麼會看起來像是921震後,重建前的組合屋學校有類似的感覺?學生的書包怎麼就這樣露天放著呢?難道加州真的從來不下雨?
很多的疑問都需要找資料解惑,我一直不知如何動筆寫這一回,昨天看原禎的臉書貼文,他的網誌文章認識美國學校獎項~以Bullis Charter School為例 - 106科教教科 - 大學塾讓我有動力開始寫。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學生的個人物品這麼隨意放置,不是很容易產生糾紛嗎?還是校方有其深意?我開始找一些資料來看看這所學校的來龍去脈:在官司帖(s老师执教的学校BCS)此文中看到創校之不易,以他們的財力又何苦呢?我猜想他們應該是走體制內改革路線,希望引領公立學校的革新。
超級感謝成大楊雅婷教授的聯繫接洽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實地走訪,還能由學校創辦人暨前任校長 Wanny Hersey 親自為我們導覽解說,真是太強大了。 請看創辦人的五分鐘訪談影片,youtube可以開自動生成的字幕並翻譯為中文來看。我們進去參訪只是看到表象,還是要聽她闡述教育理念才能明白我們眼前所看到教學活動之意涵。
我們看到創客教室及設備,我們看到STEAM教學活動,我們看到白板上的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流程圖,我們看到孩子們單獨或小組在做作品,我們看到幾個學生圍著聽老師解說某個環節... 看到了好多好多,但為什麼要做這些活動呢?背後有什麼樣的教育哲學呢?
另外我找到一個一小時的影片,Building a Maker Mindset at Your School - YouTube,請注意,重點是 Mindset 而不單是 Maker喔!請去聽聽看,校長 Wanny Hersey用 Bullis 的實例來分享她的教育理念:
- 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 YouTube
-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發展出創客心態(maker mindset)?
- 如何通過使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在教室和學校層面推動變革?
- 如何創建一個能夠鼓勵學生及教學者的結構,不管他們處於何種水平,在他們的能力基礎上,將他們的熱情與他們的學習相結合?
留言